一週前的夜晚,我的臉書帳號莫名被登出
當我再次輸入帳密後,就收到我的帳號被「停權」的通知畫面

本來想說應該重新驗證或申訴一下
帳號應該就可以重新使用了吧

但是當我研究一段時間後
發現一件可怕的事情
就是我竟然完全沒有申訴的「管道」
沒有信箱、沒有電話、沒有投訴頁面
堂堂網路巨頭臉書竟然找不到任何可以申訴或尋求幫助的管道
永遠只會鬼打牆的回到通知你被停權那個該死的畫面,令人沮喪

另外,也因為其他服務綁定也是臉書帳號
同時我的 IG、Messenger、Threads 等等服務
也全部一同被停權禁用
還好還有 Line Gmail 跟 Youtube 可用
不然我本人真的瞬間網路蒸發
連工作都可以直接停擺
只能在地上寫個慘字 XD

後來我開始搜尋國外的論壇與網站的資訊
發現這其實不是少數單一事件
而是一個大規模的受「駭」事件
有超過千人以上受害並因此被停權(台灣受害者也不少)

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
大家開始各顯神通
有人開始號召網路「連署」
有人直接寄「實體信」到臉書
有人想辦法投書網路媒體確保事情被看到知道
有人直接開車到美國臉書總部要求協助
有人計畫對臉書提出法律訴訟
有人公開臉書高層們的信箱,號召每天寄信灌爆信箱
也感謝幾位被我私訊請求幫忙的朋友們

但臉書官方人員就是不動如山
只是在 meta 論壇上淡淡回應了一段聽起來像是
「朕知道了,我們會聯繫相關人員處理」的話

後來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問題越滾越大
臉書的 meta 論壇甚至直接開始刪除所有相關問題討論的帖子
網友更為爆炸了
讓大家有種臉書是不是解決不了問題
就直接解決提問的人的深深無力感

還好到了今天臉書終於搞定問題
終於如同電影力王的結尾:「大家可以回家了~」
停權終於被解除了
(有些比較早被駭客入侵的,甚至已經被停了幾個月以上)

這件事讓人有幾個重要的心得:

#數位資產的脆弱性

原來臉書可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穩固,以這次臉書的事件來說,身為一位網路重度使用者,從大學到現在使用臉書已經將近快 20 年,許多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喜怒哀樂與工作的進行都在上頭,甚至在上面創辦經營的粉絲頁,加總起來也累積近十萬的追隨人數

但這些看似不變的網路紀錄與數位資產,原來其實是有可能瞬間人間蒸發的!讓人不禁重新反思這二十年花時間經營的意義,又或是拿掉這些網路社群我們又剩什麼?又會有什麼樣的不同與改變呢?

只能說戒斷了這些網路社群,地球依然在轉,生活依然在繼續,或許減少這些外界資訊的紛擾刺激聯繫,我們的注意力可能更有機會回到自己本身,這反而不是壞事。

#多服務共同綁定臉書帳號的問題

這是的事件也讓我學到,原來我們把 FB、IG、Messenger 以及 Threads 這些服務都綁定在同一個臉書帳號上時,這看似方便的做法其實隱藏著巨大的風險,等於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一個出了問題,所有的服務也都會同時受影響,應該是要分開註冊申請會是降低風險比較正確的作法。

另外,如果要降低風險,經營的粉絲頁最好設置幾位協助管理人,降低一夕直接消失的風險機會,甚至另外申請一個臉書帳號協助管理,也是一個好辦法,

#狡兔一定要有三窟

這次事件也凸顯太著重在 FB 的問題 ,一旦 Facebook 出了問題或是被停用,我們就像是在網絡世界中瞬間「失聲」了。

也許也應該把時間分散到 YouTube 或 Twitter 上,這樣即便其中一個平台出現問題,我們還有其他的管道可以發聲,保持與外界的聯繫。

甚至進一步說,更凸顯了個人網站的重要性,因為這是我們真正擁有控制權的地方。在自己的網站上,我們可以自由發布內容,設定自己的規則,不必擔心被任何平台隨意封鎖或是限制。

#臉書目前的問題與挑戰

現在來談談臉書的現狀。不得不說,臉書在面對駭客攻擊和漏洞方面真的有些問題。這不只是關於一次或兩次的安全事件,而是一個持續的問題,影響著無數用戶的資料安全,沒遇到你不知道,這次深入了解才知道原來在 Reddit 等國外論壇你可以看到很多的臉書帳號被駭案例

更糟糕的是,當用戶遇到問題想要尋求幫助時,臉書的客服和客訴管道似乎並不那麼高效,有時甚至找不到一個明確的解決方向。這對用戶來說無疑是雙重打擊:一方面是安全風險的威脅,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支援。對於一個全球性的大平台來說,臉書確實需要加強他們的安全措施,並且提升對客戶的服務體驗。

當然對臉書來說我們可能不像客戶,像是待割的「韭菜」會是更多一些,所以自力救濟會更實在一些,也許是定期更換密碼,盡可能的進行多重認證等等,都有助於降低被駭被盜用的風險。

另外,這次的事件也學習到集結力量的重要性,不要坐以待斃,讓問題事件盡可能的被關注被看到被重視是很必要的!不管是網路連署串連,在 Twitter 與 YT 發布或轉發相關資訊,在論壇相關討論串發文與回覆,寄 Email 給相關的對象進行說明與協助等等,可能都有助於問題被看見到解決

也把這次的事件分享給大家參考 ~

--

--

Chuck Chiang

攝影師 / 簡報講師 / 影像後製處理 / 讀癮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