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追思紀念影片製作經驗與心得分享

Chuck Chiang
Sep 14, 2023

--

這次是第二次製作家人的追思紀念影片
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想法與經驗
把它彙整成一篇文章

— —

(一)照片掃描與處理

如何最快速蒐集找到親人的相關照片?

如果手機相片有上傳到雲端的 Google 相簿 或是自己的 Nas 雲端,非常推薦使用當中「探索」的功能,相簿可以運用人臉臉部的辨識技術去搜尋照片,大概就可以找到相簿中七到八成的照片,不過還是會有少部分遺漏,但作為第一輪快速的蒐集還是滿省時與方便的

如何解決反光問題,用手機翻拍老照片變成數位檔?

運用手機 APP 「#PhotoScan」可以解決拍攝時麻煩的眩光

https://www.google.com/intl/zh_TW/photos/scan/

老照片畫質模糊,解析度差怎麼辦?

運用 AI 工具「#Codeformer」 輕鬆把模糊照片變大變清晰

(目前免費,無照片張數限制!)

https://www.ps-feeling.com.tw/codeformer-ai/

黑白的老照片是否有工具協助轉為彩色的?

運用 AI 工具「#Palette.fm」一鍵把黑白老照片變彩色

(目前網站也是開源免費的)

https://palette.fm/

照片如何進行去背,並保持高畫質大圖?

運用免費 AI 工具「#erasebg」一鍵去背

https://www.erase.bg/

— -

(二)照片的分類與排序

數量龐大的照片,該如何進行分類與排序?

#關於分類

分類沒有一定要怎麼分,但如果照片較多,為了方便後續照片的挑選,建議可以先把照片用資料夾分成幾個大類

例如:「年輕時期」、「養兒育女」、「旅行出遊」、「年節生日聚餐」、「含飴弄孫」、「工作興趣專長」.. 等等,每個人的狀況不同。

而照片蒐集、回顧與整理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與家人一起共同回憶,梳理對往生離世家人過往與思念的過程,藉由彼此不同的回憶碎片,拼湊起對於離世家人更多元的樣貌與人生,特別有意義。

#關於排序

以影片來說,通常一張照片平均播放約 5 秒左右,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排序方式就是「時序法」,從年輕到老一起回顧追思親人這一生的點滴。但是從照片去排序來述說故事,有時候敘事難免容易被照片素材所限制。

另外一種可以參考的作法,是先寫一篇文稿,寫出你與親人的回憶,寫出你對親人個性與特色的觀察,寫出你跟他發生的點滴、連結、趣事與對話,寫出你對他的感謝與祝福。

以「文字稿」為主軸,再搭配照片影片來視覺化這些敘事,除了可以跳出框架,有時連結與共鳴感也會更強。而有些敘事可能會缺乏照片輔助,也可以考慮用相關的情境照或是獨照加上文字敘事作處理。

— -

(三)影片製作

有推薦的追思影片的剪輯製作軟體嗎?剪輯上是否有什麼注意重點?

因為這次素材大多是以「照片」為主,所以這次選擇用比較簡單的 Mac 「iMovie」+「剪映」完成最後的製作。

#慎用動畫 #順手即可

不過個人覺得追思影片的製作,不同於平常的影片剪輯,影片的觀看者大多是最親的家人們,重點在於喚起彼此的連結、共鳴與回憶,也是對於離世的親人表達感謝與祝福,因此建議一般不需太過花俏的動畫特效,甚至太多的動畫特效反而會容易讓重點與注意力跑偏。因此軟體的選擇並不是重點,不管要用「威力導演」、「Final Cut」又或是「 Premiere」都 ok,只要操作的順手即可,甚至如果是不常接觸剪輯的朋友,選擇功能越簡單越單一的軟體更好,否則光看到軟體介面眾多的功能,你就已經眼花撩亂不知道身在何方了。

#運鏡與轉場動畫的選擇

這次追思影片的製作素材主要都是照片,所以大多只是透過運鏡 「ken burns」功能( iMovie 與 Finalcut 都具備這功能 ),讓照片有 zoom in zoom out 的效果,增加觀看時的視覺豐富度與動態感。此外,也因為追思影片通常情緒比較重比較濃,建議節奏上也會比一般影片來得更慢更緩和一些,讓觀看者能更有時間能沉浸與消化。

而片頭片尾通常也可以可以選擇幾張往生家人好看的獨照,並可以運用上述介紹的去背工具進行去背後作設計編排,通常即可有不錯的效果。而照片照片之間的轉場,大多也建議直接選擇最樸素但也最萬用的「交叉疊化」來進行轉場即可,不過分搶眼又不會讓照片轉換顯得突兀,再搭配合適的音樂與文字介紹,即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生旅程故事。

#寫在最後

追思紀念影片最重要的可能不是軟體功能又或是絢麗的剪輯技巧,重要的是一種心意,是不捨、是共同的回憶、是感謝、是對彼此的一種紀念

一直覺得喪禮除了流水作業的傳統習俗,更多更本質的可能是一種家族集體療癒的過程,透過一些儀式,去講去說去感謝去哭泣去進行某種行為,因為有些話沒有哪些儀式你可能也無法說出口

是一種釋放與宣洩與彼此療癒的過程,讓彼此能安心放下 move on,讓逝者能往前走,更重要的讓在生的家人也能往前走,影片送給親愛的阿嬤,也與大家一起分享過程中的一些想法與經驗。

--

--

Chuck Chiang

攝影師 / 簡報講師 / 影像後製處理 / 讀癮患者